每個人都需要看看!《個人信息保護安全應對指南》知多少
《個人信息保護安全應對指南》是《企業(yè)網絡安全風險應對指南》的姊妹篇
主要從:工作、生活、法律三個方面為您科普網絡安全知識,助您提高網絡安全技能
瘦身版如下!
個人篇? 細節(jié)決定安全
一、請使用正版軟件
案例解析:不法分子會利用一些安全性不高的軟件下載站點,將病毒捆綁后進行分發(fā);利用用戶免費使用的心理,提示用戶關閉防火墻或信任、授權等錯誤行為,令病毒、木馬免殺毒版本強行運行。
安全建議:
1.下載應用軟件到官方網站下載
2.常用軟件購買正版軟件?
3.對于無法識別軟件,請聯系IT部門進行申請使用
二、云存儲的安全使用
你真覺著云存儲很安全嗎?
不盡然。
原因:“技術賊”利用專業(yè)技能破譯密碼, WI-FI釣魚,同時云盤本身可能存在的漏洞被利用。
那咋辦:
1.在云儲存應用過程中設定時間維度,并及時清理文件
2.不與他人共享使用 ,不存儲機密、敏感文件
3.移動端使用關閉自動備份功能
三、移動辦公安全
看了漫畫,你會覺著VPN是個好東西,因為VPN通過一個公用互聯網絡建立一個臨時的、安全的連接,是一條穿過混亂的公用網絡的安全、穩(wěn)定隧道,使用這條隧道可以對數據進行幾倍加密達到安全使用互聯網的目的,廣泛使用企業(yè)辦公當中。
生活篇? 樹立網絡安全意識
一、個人信息安全
上面這些都屬于你的個人信息,該如何保護呢?
1、培養(yǎng)安全意識,做到不主動透露個人信息,不被利益誘惑泄露個人信息;
2、養(yǎng)成安全習慣,如密碼設置、軟件及時更新、軟件授權、數據備份、不隨意連接WiFi、勿見二維碼就刷等;
3、善用法律維權,當發(fā)現個人信息泄露的確鑿證據時,積極向監(jiān)管單位進行舉報。
二、二維碼安全掃描
案例解析:照片是需要上傳才能打印,那么問題來了,上傳后的照片去哪里了呢?答案是,會一直存在電腦后臺,只要管理員不“監(jiān)守自盜”。所以事實是的確存在著安全隱患。更大的隱患卻是,在這種情境下,利用病毒二維碼取代正規(guī)二維碼引誘用戶掃描的情況時有發(fā)生。
安全建議:
1.避免掃描陌生二維碼;
2.在移動支付掃碼前,看清二維碼是否有偽造,重復貼碼的痕跡,并與商家取得確認。
三.路由器安全
如何保護路由器安全:
1.經常修改路由器登錄名和密碼;
2.修改路由器默認的IP地址;
3.安裝殺毒軟件。
四、APP使用安全
案例解析:隨著移動端用戶群體的快速擴張,移動APP數量也呈現爆發(fā)式增長,移動 APP的“脆弱性”也因此日益彰顯,惡意扣費、個人隱私泄露、資金被盜等安全問題頻頻發(fā)生,令人堪憂。
安全建議:
1.在官網或指定應用商店下載APP;
2.在選擇同類型APP時選用星級較高的APP應用;
3.關注APP升級與更新,謹慎“越獄”;
4.忽略廣告彈窗或不明二維碼。
法律篇?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
網絡經濟文化的繁榮發(fā)展,一個根本前提就是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運行
在網絡上有哪些行為會違法?你知道嗎?
一、尋釁滋事罪
利用信息網絡辱罵、恐嚇他人、情節(jié)惡劣、破壞社會秩序的;
編造虛假信息,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,在信息網絡上散布,或者組織、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,起哄鬧事,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。
依照刑法,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。
二、敲詐勒索罪
以在信息網絡上發(fā)布、刪除等方式處理網絡信息為由,威脅、要挾他人,索取公私財物,數額較大,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的。
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的規(guī)定,以敲詐勒索罪定罪處罰。
三、捏造事實誹謗他人
1.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,在信息網絡上散布,或者組織、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;
2.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,在信息網絡上散布,或者組織、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;
3.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,在信息網絡上散布,情節(jié)惡劣的,以“捏造事實誹謗他人”論。
根據《刑法》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(guī)定,以下情況會被認定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。
四、更多詳盡內容請見完整版
(關注公眾號安恒信息,后臺回復“網絡安全周”即可申請完整版~)